学院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心理健康工作专题会议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为深入贯彻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方针,部署安排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月7日,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心理健康工作专题会议。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巧玉参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成员及7个二级心理辅导站专职教师共18人参会。会议聚焦政策落实、活动创新与机制优化,系统规划全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政策定位,明确学校心理工作方向
会议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甘肃省教育厅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政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若干措施的通知、2025年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等政策文件,坚定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确定了加大普及心理健康宣教力度,不断完善预警干预机制,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持续深化心理育人成效,加快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强心育人,育心强校,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工作方向。
交流研讨,扎实推进心理工作成效
会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首先回顾了开学初学生心理健康排查、心理选修课开设、师生心理讲座培训、心理社团纳新、心理知识宣传等工作开展情况。之后,各二级辅导站结合工作实际,依次汇报了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及“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方案设计,既规划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工作,又突出了各二级学院的特色活动,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用心、用力、用爱,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共识。
围绕核心,明确心理重点工作任务
经过深入讨论,会议确定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宣教、注重引导”为原则,围绕学院“双高”建设和职教本科计划总体思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思维,拓展途径,丰富载体,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全面发展。一是党建引领,加强思想政治作风建设,提高心理服务履职能力;二是体系建设,健全心理预警服务体系,筑牢心理健康教育屏障;三是师资保障,多途径提高知识技能,持续建强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四是多位协同,强化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营造和谐阳光校园氛围;五是专业赋能,丰富心理教育活动形式,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健康;六是科研支撑,聚焦学生发展实际问题,加强心理教育科学研究。
高位引领,筑牢校园安全健康防线
杨巧玉副院长充分肯定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的成绩,对本次会议的成效做了“清底数、创特色、强培训、促成长、保安全”的总结,同时强调心理教师要强化责任担当,把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切实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一是活动要系列化、特色化设计,常态化开展;二是要把握课堂主渠道,以赛促研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三是心理健康教师要做好平博app下载规划,促进个人专业化成长;四是积极提升学历,加强校本化课程建设,为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谋篇布局提供了具体指引。会议促进明确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发挥优势,弥补短板,促进学院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健全,“一个中心、两级三队、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和谐心育”的心理健康工作特色和校园文化品牌特色更加突出,营造更加健康、关爱、安全、温暖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
此次会议为学院高质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确了方向与路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耕心理健康教育,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每一位学生的阳光心灵,助力他们在成长路上自信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