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豐城:拯救城市老屋 打造旅游街區

全國百強縣市豐城市位於江西省中部,建縣1800多年,為干將、莫邪寶劍藏地,故又名“劍邑”,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窯之一洪州窯故鄉,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劍文化、瓷文化、水文化、書院文化和古建筑文化,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用“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贊美豐城鐘靈毓秀。

豐城市古建筑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尤其是經歷過滄桑巨變的老城區堪稱一座“沒有圍牆的古城建筑博物館”。據悉,老城核心區現存古建筑27處,合計面積約7960平方米,其中宜春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宮”1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16處,未納入不可移動文物點的歷史建筑10處,有歷史記載但現未保存的遺跡有8處。

如何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保護古建筑文化?“早在2000年,豐城在跳出老城建新城時,就對老城區作出不大拆大建的規定,堅持以保護、挖掘、利用為主,保留老城區原有脈絡及風貌,把明清、民國及解放后的建筑基本保留完整……”談起老城區歷史文化旅游街區建設,該市文廣新旅局黨組書記李才軍饒有興趣地介紹,如今在文明城市創建中,該市以點連線帶面,踩准節點,著重打造大碼頭高升門、全國三個半孔廟、萬壽宮(桂山坊)三個旅游亮點﹔精准定位,根據目前已有建筑設計有代表性的年代街巷,還原當年建筑風格,使游客看到各個時期的建筑風貌,重現歷史維度和梯度,體現層次感和立體感﹔再現業態,在主體建筑中還原當年業態和生活氣息,不但把木匠、錫匠、鐵匠、篾匠、藥鋪、茶鋪、當鋪等13個行當中的小商小販融入其中,還從服裝服飾、生產生活、出行方式等方面再現當年場景,使游客參與進去,身臨其境,體驗當年市井生活。

古建筑是一個地方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符號,是傳承城市文明的特有載體,是鄉愁見証,具有不可再生的珍貴價值。該市文廣新旅局黨組成員賴洪生表示,在文明城市創建中,該市堅持搶救與開發並舉,申遺與保護並重,一場再現美麗鄉愁的“拯救城市老屋行動”悄然興起,計劃投資6億元在老城區建設歷史文化旅游街區,已啟動了老城區歷史文化挖掘工程,完成了包含豐城歷史沿革和老城核心區歷史街巷、建筑遺跡、家族歷史、名人故事、民俗風情、飲食文化和商業業態衍變過程及現狀的研究報告﹔編制了《劍邑老城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方案》,指導新時期老城改造與文化街巷的建設,延續城市文脈,提升群眾居住環境﹔撥付11處古建筑測繪建檔挂牌資金35萬元,對古建筑地點、編號、命名、年代、類別、保護級別、簡介說明進行詳細登記造冊。從2021年開始,由該市文廣新旅局(博物館)、市住建局、街光街辦三方攜手,對老城區劉家井、桂山坊、楊家巷、著棋巷等歷史建筑進行搶救性恢復,對古吊樓、古字畫、古石道、古雕刻、古水井、古匾額、古家器、古樹木等古文化元素進行保護,將歷史建筑活化利用與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相結合,把城市旅游打造成城市文明創建新亮點。

在該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宮採訪看到,屋內琳琅滿目,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瓷器、字畫和古玩等,幾位來自景德鎮的瓷器專家正端著青花瓷談長論短。博物館館長付太慧說,該市對古建筑進行了充分利用,市政府不但每年出資維護萬壽宮,而且為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採取公辦民助方式,聘請非遺文化傳承人張華青在此舉辦洪州窯專題展,免費提供場所和水電,做好后勤保障,讓古建筑實現新價值。(袁方坤)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Previous post 今日足球结果查询:贝尼特斯是世界级的教练
Next post 万达最奇葩商场建筑建在江西南昌造型为青花瓷建筑群超奇特